肠内营养的禁忌证不包括.肠内营养的禁忌症有哪些多选题

报考营养师证时间:2025-08-14阅读:19

1、严重肝功能不全:肠内营养需要在肝脏代谢后才能发挥作用,因此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无法正常代谢和利用肠内营养,可能导致严重的肝性脑病等并发症。

2、肠梗阻:肠梗阻是指肠道腔内的某种原因导致肠管腔道狭窄或完全阻塞,使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,肠梗阻患者需要紧急手术治疗,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。

3、严重肠道疾病:如炎症性肠病(克罗恩病、溃疡性结肠炎等)、肠穿孔、肠道坏死、肠道出血等严重肠道疾病患者,需要紧急治疗,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。

4、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:如胃泌素瘤、胃排空障碍、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严重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,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肠内营养,需要针对性的治疗。

5、先天性肠道畸形:如先天性巨结肠、先天性肠闭锁等先天性肠道畸形患者,需要手术矫治,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。

6、放射性肠炎:因放疗引起的肠道黏膜损伤和水肿,导致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,需要治疗放射性肠炎并控制病情恶化,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。

7、恶性肿瘤晚期: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常伴有消瘦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症状,此时肠道功能可能已经受损,无法正常吸收和利用肠内营养,肿瘤本身也可能影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,导致细菌移位等并发症。

8、全身感染性疾病:如败血症、脓毒症等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,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,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支持。

9、未经医生评估和指导的糖尿病患者: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肠内营养时需要注意血糖控制,否则可能导致高血糖或低血糖等并发症,在使用肠内营养前,需要经过医生评估和指导。

10、对特定成分过敏或不耐受:如乳糖不耐受、麸质过敏等特殊人群,需要避免使用相应成分的肠内营养制剂,以免引发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。

在使用肠内营养前,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,明确是否存在禁忌证,如果患者存在禁忌证,应采取其他适当的营养支持措施,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康复,患者在使用肠内营养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,及时与医生沟通,调整营养方案。